歡迎光臨重慶天箭慣性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官網!

2023-01-31
2023-01-18
2023-01-13
2023-01-12
2023-01-11
慣性軍工,品質精良,人文科技,互惠發展

新聞中心
行業新聞
行業新聞
無人機要取得媒體制空權 需植入作者形象和思想
發布時間:
2017-09-08
來源:
科技進步歷史,也是人類生活方式的改變史,其中就包含了人類獲取信息、傳播信息的方式。同時,科技還決定了媒體發展方向。印刷術、無線電、視頻編解碼、互聯網、智能手機等技術革命,催生了報刊、電臺、電視臺、網絡媒體和移動互聯網。今天,中國領先世界的消費無人機市場份額和配套技術,讓中國在第一梯隊向媒體領空發展。中國媒體向空間維度擴展的新趨勢,和向時間維度擴展的新趨勢——直播——相遇,嫁接出了無人機直播——徹底的移動直播方式,目前卻因為種種技術障礙和傳統新聞理念的阻礙,沒熱起來。無人機售價相當于智能手機,有普及潛力。未來,來自專業媒體和自媒體的無人機信息,尤其是無人機直播或將成為決定媒體制空權和媒體領導權的決定角色。CNN的高級主管Greg Agvent說:“有了無人機,我們既有角度、又有廣度,還有輻射范圍。無人機噪音不大,成本也不高,卻能拍出其他飛行器或攝像機拍不到的鏡頭。”
一方面,隨著大眾擁有(自拍)無人機,愛看無人機直播的觀眾和航拍者,將會高度重合,無人機就會成為公民記者(自媒體)的利器。他們會更多植入作者影像、觀點、情感、位置和其他所謂的非客觀信息。
另一方面,2015年6月新華網組建了中國媒體第一個新聞無人機隊,在天津港爆炸、深圳滑坡、南方洪澇災害等傳統記者難以抵近的現場,第一時間滿足了讀者的知情權。無論是媒體還是個人,在報道突發事件時,或為救援人員提供實時信息,推進、改變事件發展的速度和方向。但目前無人機直播的普及,還有許多障礙,需要克服。媒體和自媒體人要贏得傳播制空權,新聞無人機還要搭載各種“武器”(設備),實現海陸空交互拍攝。而安裝攝像頭,僅僅是成為新聞無人機,提供無人機直播基本的要素——上帝視角的基本前提,還要搭載VR/AR、測繪攝像等等,以及未來的人工智能裝備。
無人機改變了人類看信息的視角,能像鳥兒一樣長出天眼,在飛行中俯瞰世界。這種視角的改變,也將改變人類的思維方式。人類的思維將會隨著可視空間的更立體,而更全面、客觀的評判世界。這從一定程度上支持了“科技進步讓人類社會由人受物支配的必然王國向人支配物的自由王國逐步轉變。”的觀點。未來,這種改變在公民記者或無人機玩家身上,將比在媒體上的影響更大。無人機將徹底解放我們的手,從空中記錄我們的出行,甚至還能起到為我們探路,以及與其他車的功能。中國傳媒大學新媒體研究院副院長、中國戰略新興產業-無人機聯盟聯合創始人曹三省接受《中國傳媒科技》采訪時說:“無人機也將作為媒體環境中的“受眾”而存在。可以類比的是,在車聯網時代,每一輛車都需要獲取信息,是信息的接收者;而每臺無人機就像今天智能交通系統的每一輛汽車一樣,各臺無人機之間會需要一種持續的、功能豐富的通信,并和人類新聞系統之間實現對接,而這,可能會成為未來的一種方向。”而這一切的對接、分享,就是公民媒體的新聞信息傳播,這樣的傳播,不僅填補空中視角的大量空白,并突破人類眼睛的視角局限,讓傳播信息趨向零死角。
一新聞無人機現狀和趨勢:飛機變小、作品見景不見人、錄播為主
自2015年6月新華網組建新聞無人機隊以來,航拍了記者曾經難以到達的現場:天津港爆炸、深圳滑坡、南方洪澇災害。2016年媒體無人機最突出的表現,就是航拍南方洪澇災害。以新華網為主的媒體,在這場報道中,突破了日常航拍中,幾乎全是風景,從而見景不見人的情況。不僅航拍了大量一線救災人員,封堵決口的大量圖片和視頻,還有以一線搶救災人員休息的場面。而且,每個視頻或每組圖片,初步具有了故事的成分。這些故事,串起來,就形成了一個宏達的抗洪救災歷史圖譜。難能可貴的是,傳統災害報道記者,往往難以抵近事件的核心,而航拍報道,依靠自由移動中的天眼視角,給出了災難核心區和救災核心區的宏大場景。
無人機在媒體領域地位,相當于軍用飛機的制空權,因為迅速、靈活,可+各種“武器”,有決定競爭最終勝利的作用。而決定競爭制空權和媒體領空的,不是類似演習的錄播,而是突發事件、各種活動和個人生活等方面的無人機直播。2016的無人機直播,主要在交通監測和各種活動,內容和表現形式都相對單一。但為了依靠無人機直播贏得制空權,未來會更多搭載傾斜攝影、VR/AR等各種“武器”(設備)。例如搭載傾斜攝影后,調整鳥瞰角度,就能讀取核心災情區人物和景物,以及他們之間的數據,這都是過去傳統報道,很難觸及的死角。
2016年新聞無人機雖說還是初級階段,但一個趨勢還是很明顯的,就是越來越小。2016年上半年,還是大疆的悟系列和精靈系列主導。因為悟的昂貴和龐大,被用的較少。而大疆御Mavic Pro的發布,新聞無人機領域出現了悟系列和精靈系列,都被逐漸取代的趨勢。它是一個折疊的結構通過折疊,像礦泉水瓶子那么大(但要裝在口袋里,還是稍稍大了)。其實,把無人機做小非常難,因為縮小電池,會減少續航時間;縮小相機,則會犧牲畫質;做細機臂,則無法支撐提供更多動力的大電機。而作為中國和世界無人機的領導者,不過在Mavic身上,我們看到了一個奇妙的平衡(拍照,雖然還符合4K標準,不過,因為減小攝像頭,不是新聞無人機中最好的),尤其是27分鐘續航,比過去的15分鐘續航,強了不少。
提升了不少功能的大疆御,和大疆精靈系列推出的新機,價格變化不大。這有點像摩爾定律——當價格不變時,集成電路上可容納的元器件的數目,約每隔18-2 4個月便會增加一倍,性能也將提升一倍——在無人機領域的體現。這和計算機從臺式PC機到筆記本電腦,再到平板型電腦和大屏智能手機的趨勢相一致。其他2016年推出的便攜新聞無人機還有:主打家用娛樂拍攝的零零無限的Hover;主打運動拍攝GoPro公司的Karma和飛豹的XEagle;主打自拍的零度智控Dobby。其中,憑借攝像頭位置變動,而能更多角度拍攝的Karma,以為沒有自動避障,等基本功能,而被詬病,更因為會突然失去動力,而一度由廠家全部召回。
下一頁